

为什么会发生溶血?溶血要如何检测
红细胞是人体数量最多的血细胞,承担着运输氧气、维护组织器官正常工作、参与免疫的重任。但所有的生命都会死亡,红细胞也是有寿命的,也有不断衰老和死亡的过程,红细胞从生成到死亡的这段时间就被称为红细胞寿命。
正常人的红细胞寿命都在120天左右,但是当人们因为疾病的影响,红细胞的死亡数量比正常时候更多、死亡速度更快,骨髓有限的造血能力也无法补足了,就会出现红细胞寿命大幅度缩短情况,例如从120天缩短至50天,这种现象就叫做溶血。
为什么会发生溶血?
一、红细胞自身异常正常
红细胞呈双凹盘形,具有可变性,所以能在不同内径的血管里快速流动而不被破坏。如果这些特性发生变化,就会使红细胞寿命缩短,发生溶血。
1.红细胞膜异常: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、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等;
2.遗传性红细胞内酶缺乏:如葡萄糖-6-磷酸脱氨酶缺乏、丙酮酸酶缺乏等;
3.珠蛋白和血红素合成障碍:如地中海贫血、异常血红蛋白病、红细胞生成性血卟啉病等。
二、红细胞外部异常
免疫、肿瘤、化学、生物、物理等红细胞外溶血因素存在时,或网状内皮系统功能亢进、脾功能亢进等情况下,可发生溶血。
1.免疫因素:如新生儿溶血性贫血、血型不合的输血、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、药物性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;
2.肿瘤因素:如白血病、淋巴瘤等恶性肿瘤;
3.化学因素:接触或使用苯、铅、油漆、磺胺药、抗肿瘤药、亚硝酸盐等;
4.生物因素:蛇毒、毒蔁中毒,及细菌、病毒、寄生虫感染;
5.物理和机械因素:大面积烧伤、人造心脏瓣膜、微血管病性溶血、高温与强烈紫外光照射、长途步行等。
溶血要怎么检查?
一般检查
血常规: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下降;网织红细胞明显增加,外周血涂片可见有核红细胞;
尿常规:急性溶血的尿液颜色是很深的,呈浓茶样或酱油样色,且尿胆原呈强阳性而尿胆素呈阴性;
血清胆红素测定:总胆红素、游离胆红素增高。
直接检查
红细胞寿命测定:是诊断溶血最可靠的指标,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溶血都直接表现为红细胞寿命缩短。
[1]红细胞寿命测定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《中华医学杂志》2019,99(30)
红细胞寿命(CO呼气法)是一种明确患者有无发生溶血以及溶血严重程度的诊断方法,其敏感性高,无创、准确、快速简便,被国内外专家一致推荐为溶血诊断的金标准,在临床上已被广泛使用。
